渚碧

< 我欲种菜 亦植蔷薇 >

君子风度赤子心

1966年9月的某个深夜,储家的门被咚咚敲开,储安平被一伙人强行带走,从此便永远地消失了,只是那顶“右派”的帽子,直到现在还牢牢扣在头上。

储安平1909年生于江苏宜兴,在他出生六天后母亲便染病辞世,一直由祖母抚养长大,14岁时父亲和祖母也相继去世,由伯父褚南强抚养。

1928年,储安平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新闻系和英国文学系,1931年大学毕业后担任《中央日报》副刊编辑。

从入大学开始,热爱文学的储安平便尝试着写作,并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包括短篇小说、话剧、诗歌和散文等多种体裁;同时也结识了徐志摩、田汉等人。储安平这一时期的作品,有明显的“新月派”的色彩,比如短篇小说《断想》《春瘟》《口供》,散文《残花》《墙》等,都是描写少男少女之间那种朦胧的爱情的感觉,笔触细腻,遣词讲究,别有风韵。当然,安平的境界绝不止于此,他还写了另外一类风格的作品,融进的则是自己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比如1928年载于《流沙》的独幕剧《血之沸腾》,就是以工人运动为题材;而1932年写成的《世纪与义务》,则塑造了一位大义凛然的女子形象:嫁到日本的中国女子能子,为了阻止丈夫参兵侵华,以及扼杀幼子耳濡目染而在心中萌芽的军国主义思想,毅然选择了一家三口共赴黄泉。此外,储安平也写了一些富有人生哲理的文章和小说,如《无名》等。

1936年储安平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说谎者》,收录了1931-1934年之间写的八篇作品。

储安平于1935年考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师从拉斯基;1938年因为抗战,未完成学业即归国。回国后安平不愿做国民党的“御用文人”,遂离开重庆当局,在湖南和重庆等多所学校任教。在这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安平根据自己在英国时期的见闻,写成了《英国采风录》《英人•法人•中国人》《英国与印度》等书,不仅讲述了英国的政治体制、风土人情,而且对英人的民族性与中国的民族性加以比较,探求中国衰弱之因以及强国之道。写作此书时,储安平手头虽然没有几本参考书,但仍然文风谨严,引用准确,足见其胸中笔墨以及为学风格。

真正让储安平名声大噪的是他在抗战胜利后编的两本杂志,即1945年创刊于重庆的《客观》和1946年创刊于上海的《观察》。满怀爱国热情的储安平,在这两本杂志上发表文章针砭时弊,提倡自由,呼吁民主,擎起了又一面思想解放的大旗。安平文笔犀利,分析到位,其文章的价值绝不限于当时,于今日之中国亦有益焉,其在《观察》发刊词所提之四点“民主、自由、进步、理性”,当今社会真正实现了吗?

建国后,《观察》更名为《新观察》并易主。1957年经胡乔木推荐,储安平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6月1日,他在统战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发了题为《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些意见》的言, 提出“党天下”的论调,震动朝野。次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使毛泽东“一连几天没睡好觉”(据胡乔木儿子透露)。8月,储安平即被打为右派。“文革”爆发后,储安平欲自杀未遂,最终于1966年秋不知所踪,时58岁。

储安平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是潘光旦所言的真正的“士”,国家有难,挺身而出,正如“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邵飘萍。安平是谦和的人,对朋友真诚而友善;安平是严谨的人,为学一丝不苟;安平是浪漫的人,写得花前月下、月后柳梢;安平是天真的人,有几分事说几分话;安平是爱自由的,不做御用文人;安平更是爱国的,无论写文章还是办杂志,都奉之为不渝的信条。 当说真话成为一种罪过时,储安平首当其冲;然而他的精神,有文字可鉴,是任何公告文件都不可磨灭的。

在历史和人民的法庭面前,储安平是永远昂着头挺着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