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士」的精神
“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阶层之一,被尊为“四民”之首。士阶层的起源非常之早,夏商之时应该已经出现,春秋战国则是士最为活跃的时期。《说文解字》对于“士”的解释是这样的:“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十一。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段玉裁注曰:引申之,凡能事其事者称士。《白虎通》曰: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传》曰:通古今,辨然否,谓之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士”指的是可以成事的人,不过这并不够全面和准确。
孔子率先对“士”的精神内涵作了概括,即“士志于道”,此“道”的核心也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根据统计,《论语》中提及“士”共15次,“儒”2次,“君子”107次,“圣人”4次。事实上,《论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有关“士”之“道”的。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士”的思想,并对其进行补充和扩展,在《孟子》一书中,论及“士”64次,“儒”2次,“仕”29次,“君子”82次,“圣”47次。以上这些称呼虽然不同,但是所指都是一样的,都可以将其视为“士”。
孔孟之学中“士”的精神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大致可以归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求道弘道的精神
这是“士”的精神的核心,是士之所以为士的根本,也是儒家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贡献。“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这两句话将士与普通大众区分开来,表明了这两者追求的不同:士追求的是“道”,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普通大众追求的是衣食住行,是物质层面的东西。那么,士追求的“道”究竟是什么呢?
这里的“道”,应该是孔子强调的“仁”和孟子强调的“义”。孔子重礼乐,然而他却生活在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王道衰,礼仪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礼乐制度被任意践踏,面对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也大声疾呼“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孔子开始思索礼乐的本质,并最终认识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即礼乐只是起规范作用的外在形式,其本质在于“仁”,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孟子的“义”经常与“仁”联系在一起,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
士追求道,一是在平时要弘道、乐道,二是在危难时要成道。“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为士,当志向远大、意志坚定,将弘道、实行仁德为己任,至死方休。 另外,就是要做到安贫乐道,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而在危难的时刻,士要有以身殉道的觉悟。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生死与道的抉择中,士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成全自己所奉行的道,这是一种甘愿为信仰献身的精神,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坚守自己的道义而赴汤蹈火,像南宋的文天祥、明朝的东林党人、清末的谭嗣同,无不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士的楷模。
(二)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论语》中有很多问政的章节,这体现了士对于国家大事的一种关怀。士是一个社会的脊梁,理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提出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正是士以天下为己任的明确体现,这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比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东林党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是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的体现。面对社会的不公,国家的危难,士当挺身而出,奔走疾呼,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也要有“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坚韧。
士的社会责任感的另一种表现是民胞物与的情怀。孔子终其一生都在推行自己的“仁”,而仁者即是要“爱人”,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宋代的张载对民胞物与是这样解释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作为士,应当“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这种胸怀天下、民胞物与的精神,可用张载的话加以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三)修身养性的君子之道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强调的是士的自我修养,既要有好的品质,也要有好的文化。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论语》之中有很多论述君子与小人之别的章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君子与小人之辨。孔子曾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所谓君子,应当是心态平和、胸怀坦荡、成人之美,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和“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小人的典型则是乡原,孔子直言:“乡原,德之贼也。”孟子认为乡原具有这样的特征:“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简言之,乡原就是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第二是义利之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看重的是道义,是公利,即使粗茶淡饭也乐在其中,而小人则追求个人的私利,为此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
第三是和同之辨。孔子曾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以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所谓的“和而不同”,就是说君子既不轻信盲从,也不刚愎自用,这对独立人格的构建很是重要。《论语》中的君子之道,是一种“为己”之学,是为了成为“君子儒”而非“小人儒”。
(四)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就是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不偏不倚的行为准则,这是中国传统士人追求的目标。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可见奉行中庸之道的人是不多的。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很讲究变通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重要的是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是一种出世和入世情怀的双重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