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碧

< 我欲种菜 亦植蔷薇 >

陈若曦的政治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大多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联系,只不过有的不明显,有的明显而已。陈若曦的中短篇小说集「城里城外」便属于后者。

第一次看陈若曦的小说,一开头便是粉碎“四人帮”后的北京。一个台湾作家写大陆的事,怕不是有道听途说之嫌,我不禁有些纳闷。从网上查一下陈的履历,原来她竟是亲历者。

陈若曦生于台湾,先在台大念书,后又留学美国,1966 年随丈夫段世尧前往大陆定居。段也是台湾人,留美期间受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影响,申请回国服务。一家人在大陆生活了七年后,最终申请离开。

所以陈若曦笔下的主人公,人生经历与自己很相似,台湾出生,外国留学,回过大陆,定居美国。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杜百合还住在北京,文惠、文秀没有去过大陆。

几篇小说的故事发生在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中国要建设“四个现代化”,建设民主社会,又是急需各方面的人才的时刻。国内国外的知识分子做着不同的选择,对大陆和台湾的民主前景也有着不同看法。

从大陆出来的台湾人,对大陆的政策方向仍旧心存疑惧,父母一辈还有些感情,子女一代大概就不想回国了。同时,与台湾失联多年,回故乡的心情也很迫切,但由于两岸的关系一时也回不去。人到中年,在美国的漂泊之感挥之不去。

在美国的华人知识份子,去过中国受过接待的一时身价倍增,大陆的求贤若渴之姿态和优厚待遇引得一些教授要回国工作,有的只是出于利益,有的也真想为中国做点事。对于这些“海归”享受的特权,小说里也有讽刺和批评之词。

在大陆的知识份子和官员们呢,想着如何把孩子送到美国来上学,外交访问不忘趁机为自己购买家具,晋升官僚后早已忘记自己的初衷。

「路口」里一个场面很讽刺,当陈映真被逮捕时,方豪联合很多知识份子向国民党抗议,而当魏京生被判刑时,这些人三缄其口不敢发声,因为他们也知道,向台湾政府抗议没事,向中国政府抗议就有事了。

在陈若曦的这几篇小说里,当年的一些热点事件(比如大陆的魏京生、傅月华、西单民主墙,台湾的美丽岛事件、高雄事件、陈映真、陈菊、林义雄)都有出现,大部分人物有自己的政治立场(中国派、台湾派、台独派、民主派),对美国、台湾和大陆的民主程度也有对比,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现实。

说句题外话,有人分析当年共产党能战胜国民党的一个原因,是中共的宣传更好,更善于搞理论,也有人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视为中共的大外宣书,段世尧归国似乎就有受此书影响。但是现在中共的外宣似乎跟不上时代了,反而更像是高级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