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碧

< 我欲种菜 亦植蔷薇 >

从网球到所有运动

虽然不愿意承认,我读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比尔·盖茨的推荐——在火车或飞机上读(我最终是在家里看的),书名会让你看起来超级聪明。的确,「弦理论」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高深的物理,但这本书却是谈论网球的(如果网球称作弦理论,羽毛球是否也可以呢?)。我想,这个名字应该不是作者取的,更可能是编辑为了吸引眼球。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年少时曾是一名地区级的网球选手,虽未达到职业水平,相比普通的爱好者对网球的理解还是要深刻一些吧。第一篇就是讲他的网球生涯,以及家乡特有的环境特别是风对自己打球的影响。作者身上有一股自怜自爱的气质,觉得自己的网球生涯是比较成功的,但其中也难掩未能更进一步的失望和遗憾。

在以后现场观看 ATP 巡回赛的资格赛时,作者觉得自己可以和其中的一些选手过几招,虽然会输的很惨,但不至于在场上找不到北;如果是更高水平的职业选手,就完全没有资格和对方交手了。虽说男女的体质差异较大,但张高丽哪来的自信找身为职业球员的彭帅打球呢?在我看来,让职业选手陪业余的自己玩,实在是无聊至极的事了。当然,如果是玩其他的运动另当别论。

第二篇写特蕾西·奥斯汀的自传让自己失望透顶。奥斯汀是作者的同龄人,一个网球界的童星,年纪轻轻就到达顶峰然后急遽坠落。作为自己并不辉煌的网球生涯的对照,作者也想从奥斯汀的自传中寻找一名伟大的运动员所以成功的原因吧,但找到的只有陈词滥调和自相矛盾的叙述。究其原因,奥斯汀搞错了读者群体,这本书更像是写给亲朋好友而不是对自己的运动生涯怀着好奇心的一般人。可能还有一层原因,那些让运动员成功的特质,在他们看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表达不出来。作为一篇书评,华莱士写的非常出色,直指问题所在。

第三、四篇写现场观看加拿大巡回赛和美网公开赛的体验,在对赛况的叙述中,夹杂着对运动员的点评,对赛场环境、观众和各种活动的描写,两者的比重相当,同样重要。第五篇是对于费德勒的看法,他在球场上展现的惊人时刻,对于网球打法的影响以及和纳达尔在温网对决的片段。这三篇随笔中有作者自己写的大量超长的脚注,最好是看一下,但我都略过了。

华莱士不仅是一个专业的网球观众,而且对数学和哲学也很精通,无论是叙述自己的网球生涯,还是评论比赛与球员,都会做数学、历史甚至是音乐上的类比。秋风吹落叶联想到克拉默法则和三维空间曲线向量, 桑普拉斯与菲利普西斯的比赛是希腊人与斯巴达人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等等。

除了这些类比,华莱士在书里也有很多巧妙的用语,对于译者来说可能很传达,对于读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你不懂数学和运动学,就不容易理解作者的含义。译者大概对于一些运动不太熟悉,在一段关于棒球的采访里,出现了「直线击打」这样的词,我看棒球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还没有听过这种说法,我想这里指的应该是平飞球(line drive)吧。至于网球部分有没有出现对术语不常用的译法,因为我对网球不了解,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你认为网球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运动(正如程序员世界里 PHP 是最好的语言),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因为这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事,但我对网球是没有什么兴趣的。我只接触过三次网球,一是北京奥运会费德勒早早出局的新闻;二是和同学玩过一次,既不会发球也不能回球过网;三是陪同学去南京体育学院还是什么地方看过一次小比赛。

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我的同学是一个网球迷,他从贴吧看到有一场比赛在离我们学校不算太远的地方举行,拉着我一块去看。这是一场女子比赛,选手大概是两个东欧的运动员吧,名字自然不知道,什么性质的比赛也不清楚。这些运动员真是辛苦,千里迢迢跑到这样偏远的地方比赛,应该是为了多赚点积分参加更大的比赛,如果失败了可能连往返的机票甚至当天的食宿都赚不到吧。观众只有几个人,不过对于选手来说应该并不在乎,她们只专注于自己的比赛。比赛的胜者是谁完全没有印象,只是后来听同学说,其中的一个选手在哪个大赛上闯进了多少强。

比赛中
比赛中
比赛休息
比赛休息

我可以算是一个体育运动爱好者,虽然真正参与的并不多,我觉得每一项运动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只是有的项目更能让普通人欣赏和参与,所以也就更受欢迎一些,除此之外,我不觉得体育运动应该要分高低贵贱。

当我真正去参与一项运动时,才体会到职业选手的强悍,他们和我有着天壤之别。我大学的体育课是踢球度过的,每节课我们都是踢小场,后来有一次踢全场,心里打着空间变大踢起来也更自如的算盘,事实上连球都很难摸到,跑一会就气喘吁吁。自行车运动看来简单,不就是骑车吗谁不会呢,但时速 40 公里的状态下我只能维持一两分钟,职业选手可以骑几个小时;爬 7.5% 的坡我的时速很难突破 12 公里,职业选手可以轻松达到 30 多公里吧。

当然,我们普通人运动并不是要和职业选手去比,享受自己玩的乐趣,享受高水平比赛的乐趣,这才是运动的精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