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限度使用
在网络时代,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如何向垄断级的产品说不,对于不懂技术不是极客的我来说,或许有点太沉重了。但是,仍然有我力所能及的行动,来昭示自己不屈服的态度。
最近所做的一个尝试,便是在有限的场合使用 Tor 浏览器。我承认,如果缺乏一点耐心的话,Tor 是非常难用的,因为它访问网络是那么的慢,而且还经常无法打开,比如谷歌搜索、豆瓣以及很多网站。
顺便说一句,我觉得豆瓣很缺乏互联网精神,作为一个由用户驱动的小众网站,它关闭了 API,打开手机网页全是需要下载 App 才能浏览的内容,以及上述的无法用 Tor 访问等。这些可能并不是它的目标用户所在意的事吧,但对我来说却无法忍受,所以我的选择是注销账户。
也有一些网站用 Tor 访问速度很快,比如 v2ex、知乎甚至微博。Tor 并不是一个可以一劳永逸保护隐私的工具,它只是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你访问网络的匿名性。使用 Tor 也需要注意,不要在访问网站时登录账户,否则匿名便没有了意义。
使用 Tor 之后,我注销了 reddit,改用 teddit 来浏览特定版块的帖子。我不再用虎扑看足球新闻,一方面用 Tor 访问这个网站的成功率很低,另一方面利物浦的连续失利伤了我的心,让我决定远离足球一段时间。当我再次回归的时候,先前的习惯已经不存在了。我也减少了花在 Twitter 上的时间,用 Nitter 追踪个别用户的推文,虽然最近的使用频率又在上升。
在保护隐私之路上,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对各类网站和手机 App 的处理方式,我的原则是最小限度地使用。比如前面所讲的关于 Tor 的内容,尽可能地使用 Tor,最小限度地使用常规浏览器,即便是装满了插件的 Firefox。
从几年前开始,我便逐步注销了很多国内网站的账号,比如百度、网易、知乎、豆瓣等等,有段时间我甚至不用支付宝,这对我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至于现在最火的抖音,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接触的欲望。但也有些网站和应用是不得不用的,特别是涉及到金融和购物的,毕竟是生活之所需。
之前买东西比较少的时候,我不会下载购物 App,需要的时候用网页就行了。随着网页越来越难用,甚至没有网页,也不能不做出一点妥协。不过,现在下载 App 之后,我会启用长辈版,这可能并不会减少对用户数据的追踪,但页面却实实在在变简洁了,甚至让我惊讶于这些厂商的良心。
以我手机上现有的 App 来说,支付宝、京东、拼多多和大众点评的长辈版是比较有诚意的,但有的只是字变大了而已,比如微信、招商银行,还有的 App 并没有这个选项。本来我是不会保留京东的,但它的简洁让我手下留情,大众点评也是同理,本来只是以备约会之需才下载的。
说到微信,是一个绑架了很多人的超级应用,在它看似简洁的外表下,填塞了太多的东西,这是多么聪明而又恶心的把戏啊。好在新工作不需要使用微信,它就此沦为边缘角色了,除了和父母视频、与一两个人聊天外,我已不再使用微信。这头疯狂进食手机存储的猪,目前只在我的手机上占据了 3G 多。
钟情于微信的人,在我看来缺少一种反抗和自由的精神,如果你把自己的社交、生活和财务都交给了一个软件,那么和奴隶有什么两样呢?你不是微信的所有者,只是一个使用者,而使用权可以被随意剥夺,在中国有一个万能的借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崇拜苹果的人在我看来也是一样的,虽然这样说有些绝对,但他们不是真正爱自由的人,而是可以以一定的好处去交换自由。把自己交给一个商业公司,相信它会帮你阻挡各种流氓、保护你的隐私,在我看来这是多么危险而愚蠢的想法。谁能保证苹果不会变成一个流氓呢,谁能保证苹果不会和流氓做交易呢?很现实的例子,苹果愿意放弃利润而拒绝中国政府吗?我看到的只是对中国政府的顺从和讨好。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现在的苹果或许像美国,但美国都能选出特朗普这样的总统,哪一天就变成苏联或第三帝国也说不定。
说回我自己,作为一个朋友极少的人,自然不依赖微信。现在,我更愿意用 Session 和朋友聊天,曾经使用过的 Telegram 和 Signal,已经离开了我的手机。Telegram对我还有一点作用,获取机场和合租信息,而网页版便可以满足,这就是最小限度使用。
如无必要,尽可能地使用开源软件,注销社交网站账号,给手机 App 最少的权限,摆脱超级应用的束缚,不要寄希望于一个工具或一家公司,这就是我所做的保护自己隐私的尝试。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清除博客上的个人信息。